时值天马山圆智寺筹备小组与松江区政府签订关于重建圆智寺的框架协议两周年之际,明智法师应‘演师有缘’电台之约,欣然接受了采访,与来访者畅谈了发愿十年,重建圆智寺的历程,以及圆智寺未来的建设规划,以下为部分访谈记录,以飨读者。
明智法师:阿弥陀佛 各位听众观众大家好 我是天马山圆智寺的明智法师。很高兴与你们相聚在“演师有缘"的节目中。
主持人:“千年上海看松江”,绘于初唐323窟南壁“石佛浮江”的故事—海上来佛 ,共四组画面,描绘吴淞江口迎佛的情景。据《干山志》记载:“华庭地岸海,多平原大川,其山之联络与三泖之阳者十有三,名海内者九 ,其一曰干山,又九之甲也。世传夫差王冢干将其上 ,故名。其形首昂脊弓 肩髀磊磊状马 又云天马。那请问法师 ,天马山与佛教有何因缘呢?
明智法师:相传昔日山多琳宫梵宇 每逢三月 松郡城乡佛教信徒,有前往杭州,普陀进香的习俗 回归后 必消天马山寺庙进香,叫烧回头香。所以天马山寺庙香火旺盛,被松江人称为“烧香山”。天马山上最著名的寺庙为宋代所建圆智寺,经多次扩建后包括了护珠塔,中峰寺,上峰寺等。后被日寇烧毁 ,至今只有宋代石制护珠塔留存。
主持人:听说法师您为弘法利生,默默关注天马山十年,励志恢复圆智寺。建立慈悲道场,那么,今天,我们就想请法师为我们开示一下中国寺庙的布局结构并介绍一下圆智寺的重建规划,以便让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都有机会走进寺庙,了解寺庙的建筑文化历史,亲近寺庙,亲近佛菩萨。请问法师,中国寺庙大致以什么形式的寺庙为主?
明智法师:中国寺庙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精舍"式寺庙。初期受印度影响,以塔为中心,周围建以殿堂、僧舍。塔中供奉舍利、佛像。晋、唐以后,殿堂就成为了主意建筑了。佛塔移于寺外或另建塔院,逐步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结构。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寺庙建筑、佛塔和园林。
主持人:那么,请教法师,寺庙建筑大体是如何划分的呢?
明智法师:哦,刚才已经提到,大雄宝殿是寺庙的主体建筑。所以,圆智寺的重建工作也以修复大雄宝殿作为起点。然后,沿山门南北中轴线保持一定的距离修建若干殿堂。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毗卢殿或藏经楼、方丈室等。配殿和附属设施是分布在中轴线东西两侧对称建造的次要建筑,通常由钟楼(东)、钟楼(西)、伽蓝殿(东)、祖师殿(西)以及客堂、禅房、斋堂、寝堂、浴堂、寮房、西净(卫生间)、放生池等组成。寝堂等生活设施按内(出家人)东外(居士、施主)西的原则安排。这样,寺院就成了一组规模宏大而排列有序的建筑。
主持人:曾经造访过许多国内著名的寺院,大多坐北朝南,山门左右两侧常常会看到一对大狮子守门。请问狮子与佛教有何渊源?
明智法师:佛教对狮子非常推崇,《景德传灯录》云:释迦生日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据《智度论》:佛即是人中狮子,凡所座、床、地,皆曰狮子座。所以佛教寺庙前常安放一对法座上或蹲或立的石雕狮子,起到表法护院的作用。狮子是百兽之王,许多寺院的方丈室都会有这样一幅对联: 狮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体现丈室的威严。
主持人:广大信众来到寺庙,第一眼就会看到山门,请问山门为什么有三扇门,前来烧香礼佛的信徒究竟应该从哪道门进出呢,其中又有什么讲究了呢?
明智法师:佛寺的山门,一般是三门并立,中间是大门,两旁各有一小门,象征佛教的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有许多寺院将山门建成殿堂式,至少中间那座大门盖成殿堂式,叫“山门殿”殿内塑有两尊金刚力士像,手持金刚杵以 震慑妖魔鬼怪,左边的力士怒目张口,右边的力士怒颜闭唇。在后期的中国佛寺内,也有把金刚二将建成“哼哈二将”的形象,闭嘴巴的是“哼”将,张嘴巴的是“哈”将。进寺院时,普通人一般不走中间门,而走边门表示谦卑,不功高我慢。至于从哪个门进,就看人在哪个门的位置,从左边门进先迈左脚,从右边门进先迈右脚。至于中间的正门是给重要人物走的,称之为中道门,一般只在大法会或者重大活动中才打开。进入寺院后不得从中轴线直奔目标,以顺时针绕建筑走动。
主持人:我们通常在看到寺庙山门的同时,也会看到一整块墙壁,上面塑有龙或写有大字“佛”。这又有什么潜在的含义呢?
明智法师:遮挡寺院全景的这块墙壁名为“照壁”。起到隐蔽寺院的作用。因为寺院需要相对幽静的环境。绕过照壁是寺院的正山门。
主持人:刚才在您的介绍中,我们听到了“中轴线”三个字,这又有什么意思?
明智法师:寺院的中轴线是指从山门(寺院正门)起沿一条由北向南的中轴线,由南向北每隔一定距离布置殿堂,这些殿堂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周围用廊屋或阁楼把它围绕起来。中轴线上的大殿群,是代表佛殿主干的理趣意味。把佛,法,僧这三宝的地位做了建筑和塑像的定位,以形象化的手段向民众宣扬了佛教的教理和团体内部结构,并同时照顾到僧人居住修行的需要。
主持人:师父说了那么多,我想寺院的核心建筑大雄宝殿绝对是重中之重。我们就提一个最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吧。为什么这座殿称为“大雄”?
明智法师:“大雄”是梵文筏那摩那的汉译,是对佛珠释迦牟尼的尊称。指佛有大力,能伏“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等四魔。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宝者乃“三宝”也。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言下之意,大雄宝殿一般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所供奉之主尊必须是佛像,而非菩萨或护法像,帮助僧众修持正法,我佛威力,雄镇大千也。
主持人: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与法师聊到了大雄宝殿,很多听众和观众一定是兴致勃勃期待更多关于中国寺庙建筑,当然还有圆智寺重建的信息。那么,我们把这份美好神秘的期待留存到第二期,第三期等等一系列的节目中吧。后面的节目会越来越全面和精彩。感谢您百忙中参与我们节目的制作,阿弥陀佛,赞叹法师高德。
明智法师:阿弥陀佛,感谢你们的采访,期待下期节目再续!